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不良臣(科举)第57节(1 / 2)





  谢良臣启唇而笑:“自然是为了打猎。”

  呵呵,真把人当傻子?

  “你现在把它给我,就不怕我去告发你吗?”盛平顾又道。

  “爷爷!”盛瑗在旁边拉了拉他的袖子,盛平顾却没理,只一瞬不瞬的盯着谢良臣。

  哪知他这样一说,谢良臣竟皱眉做认真状想了想,复才道:“要是老师告发弟子,弟子便说都是老师教的,毕竟......”

  “啪!”盛平顾一掌拍在桌上,板着的脸也板不下去了,怒吼,“你胆子倒是不小!”

  他胆子确实不小,要是小就干不出来这种事了。

  谢良臣嬉笑两声,让他别生气,“老师都肯拿护身宝剑赠与我,弟子亦相信老师必不会害我,因此才会将此物交出,同时也请老师尽管放心,学生明白什么叫韬光养晦,必不敢在此时就猖狂傲物。”

  这也是他为什么把东西给盛平顾的原因之一,他怕自己哪天忍不住,真不小心在外头用了这□□,反正现在他有了宝剑护身,出门游历的带剑也就足够了。

  盛平顾刚才本也只为吓唬谢良臣,因为他发现自己这个弟子实在是太大胆了,同时他还有点摸不清谢良臣到底想干嘛,又会在什么时机把这隐藏的利器现出来。

  刚才试探见他不愿说,盛平顾就知问不出什么了,于是朝他摆摆手,“算了算了,我也懒得管你,都怪我一时为着争口气,收了你这么个学生在面前碍眼,赶紧走,赶紧走。”

  谢良臣笑笑,朝他拱了拱手,又对盛瑗表示自己会常写信回来后便离开了盛家。

  儿子要出门游历顺便提前上京赶考,谢家人虽有不舍但也习惯了。

  家中两个儿子常年参加科举考试,不是这个在外头就是那个在外头,可这一切也是没办法的事。

  毕竟谢家有如今的光景,那都起自谢良臣读书,且现在不仅是他们一家,整个平顶村人也都靠着谢良臣才能田租减半,所以这功名他还得继续考下去,既要继续考下去,难免就要骨肉分离。

  出发那日,码头上来相送的人不少,谢良臣站在船头,心中亦无限感慨,不知自己这一路上京到底能否得偿所愿。

  武徇住在岷县,岷县与荣县相隔三城,于是两人便相约各走一县,在半路汇合,同时舍了水路,从汇合之地走陆路前往京城。

  按他们规划的路线,两人将从西平穿渝州,而后过江前往临关,随后北上关中,最后再绕道去京城。

  船在码头靠了岸,武徇却是比他还先到一步,此刻正在栈桥上等他。

  谢良臣带着江着下了船,武徇立刻就迎了上来,一见面就笑道:“贤弟许久不见,仪容更胜以往!”

  两年前谢良臣比他还矮半个头呢,如今竟反超了过去,武徇实在惊讶。

  谢良臣这两年跟着盛平顾读书,闲暇之余便练习剑术,有了系统的锻炼,这可比他以前跑步还管用,不仅个头蹭蹭的长,甚至腹肌都有八块了。

  此刻他身穿一身玄衣短打,看上去比穿长衫更加身姿挺拔,别说武徇眼前一亮了,就是江着都觉得他变了个人。

  “武兄亦不遑多让,看着更加......”谢良臣看了看他有些发胖了的黑脸,实在违心夸不出帅气来,顿了顿,继续道,“更加健壮了。”

  “哈哈哈,是吧,我也这样觉得,偏生我娘还说我黑瘦,每晚我看书时必要给我端宵夜来,这样吃了两年,我都长胖快二十斤了。”武徇哈哈大笑,说着还摸了摸自己隐现的双下巴。

  谢良臣摇头失笑,他怀疑武徇非要邀自己出来游历,是不是也有实在是不堪被当猪养的日子,还想着挽救一下自己为数不多的形象,所以才逃了出来。

  “咱们也别在这里站着了,马车我已雇好,现在还是先入城吧。”武徇笑完,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,觉得实在有些热,便朝旁边让了让,做了请的手势,二人离了码头。

  马车一路往西行,越走两边的山脉便越低,树木也由郁郁葱葱变得逐渐稀稀拉拉起来,土壤也逐渐由褐土逐渐转为棕色,且土中碎石逐渐增多。

  这还只是环境的转变,最让谢良臣感慨的还是沿途的村庄。

  因为路途遥远,两人虽带了不少干粮,但仍要在路过村庄时寻人家讨水来喝,而且只要不是真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,他们还会借宿农家。

  最开始的时候,谢良臣他们借宿的村庄与他刚到这个世界时的平顶村差不多,地里收获的粮食基本勉强够糊口,而且也是加了麸子和谷糠的。

  谢良臣许久没吃过这样粗糙的食物了,一时有点不习惯,可这已经是主人家从口粮里匀出来的了,所以谢良臣也没说什么,只是每嚼一口干粮必要喝几口水才能咽下去。

  等第二天离开时,谢良臣和武徇便给主人家留了银子,道多谢收留,这才离去。

  初时武徇见谢良臣给得多,还诧异看他,不过他也只当是谢良臣大方,而没想到他是在可怜他们,于是也没说什么。

  然后随着他们这一路借宿,武徇看明白了,谢良臣凡是遇到那种家境艰难的,必要给不少银子,可是这茫茫大融,有多少人家吃不上饭?要按他这么给,他家就是有金山银山也不够。

  谢良臣也发现了,所以后来就收敛了些,凡借宿只付略多于食宿的费用,不过心情却是逐渐沉重。

  不过除了体察民生,他们这一路也着实看了不少风景。

  绮丽的山川,巍峨的古迹,皆是美不胜收,有时遇到道观寺庙,两人也会停下进去游览一番,武徇甚至还在途中做了两首诗,谢良臣因着诗赋技能大大提高,有时灵感来了,也会跟着做上一首。

  就这么一路到了西平,眼前风光陡然变化。

  西平地处大融最西边,这里虽有大山却很少有直接把地而起的奇峰,而是山脉极长极广,且并不陡峭,缓坡处基本都为碎石覆盖,往上才见灌木,再往上则有绿树。

  水流亦是如此,河宽且阔,但却不急,水也浅,偶有村民乘船打渔,却都是小舟,未见大船。

  再看地下,这里的土质已全为棕色土,且碎石不少,农户们若要开垦,需得先将地中石子全部捡出去,而且这里因着靠近伊犁,气候也与之相似,白天十分的热,晚上又会很冷,光是穿衣脱衣就很麻烦。

  初时两人未发现,因此还差点感冒,不过被冻了一天他们就学乖了,等到日落之后,直接拿棉衣来穿。

  西平的民居多是用陶土混了陶砖砌成,且上头几乎没有瓦片,而是修成了城墙状的平顶,远远望去一片黄土飞沙,就连镇上也一样。

  他们刚到镇口,便有乞丐围上来向两人讨吃的,甚至连马车都走不了了。

  江着在前头驾车,武徇的小厮武成见状便掀开车帘告知情况。

  谢良臣亦从旁边看到了街上情景,见他们个个衣衫褴褛,便衣不蔽体,甚至里头还有好些是孩子,便让江着给些铜板他们买馒头。

  江着应声“是”,哪知他才刚打开荷包,围在马车旁的乞丐们就一哄而上,看着竟是要来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