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不良臣(科举)第103节(1 / 2)





  郭要正纳闷为何这段时间没有收到儿子的消息,此刻见谢良臣送密信而来,惊得立刻站起了身。

  “哼!他以为这样就能让我就范吗?!”郭要一掌将信拍在桌上,怒道。

  旁边的师爷见状也拿起信看了看,后出声道:“将军,依在下之见,对方既然派人送信来,恐怕暂时还未打算伤害少将军,至于他说的招安一事,咱们不妨再试探试探他们的诚意,如此再说也不迟。”

  郭要颓然坐在垫子上,撑着额头道:“北桑这边一直对我多加怀疑,大融景帝又是个睚眦必报的人,便是我接受招安了,恐怕他亦不能容我,早晚也会对我下手。”

  两边皆不是他能久呆之地,因此郭要才会想办法巩固自己的实力,派儿子南下去寻铸造大/炮的法子。

  前段时间他刚从儿子处得到消息,说琼州有一家看似普通作坊在造一种精密的火器,等他查清及找到图之后便归来,哪知却先被这姓谢的抓住了。

  不过对方抓人的这个举动也提醒了郭要,既然是对方抓了儿子,那么这作坊背后的东家是谁也就不言而喻了。

  两方都有把柄,自己也非全然落了下风,这倒让郭要起了点与之商谈之心。

  于是他也铺纸研墨,写了一封回信过去。

  第75章 凯旋

  收到回信, 谢良臣看过之后便轻笑一声,将信纸丢入火盆烧了,后叫了江着进来如此这般的吩咐了一通。

  一个月后, 提木托在被押往真定的途中逃脱,大融虽派兵追赶,无奈对方骑术高超,重伤之下仍是被其逃走了。

  后又十天,白楼王派人入城,表示要接管渔阳城防, 降郭要为副将,他答应了。

  谢良臣拿着由郭要送过来的证据,即刻便写了封秘折入京, 向融景帝禀报杨庆多年来将粮资买往敌国之事,一应证据充分非常。

  同时他还暗示了此事朝中另有主谋, 只是杨庆凭恃对方位高权重,所以一直抱有希望,不肯开口吐露证词。

  何人在幕后主使,谢良臣早已知晓, 只不过一下捅出来, 恐怕融景帝还要怀疑, 不如就让他像剥洋葱一样,隔一段时间送一点证据上去, 如此融景帝才会深信不疑。

  渔阳城已被白楼王派出的右将军接管,其带兵约一万, 已经驻扎在了城内。

  谢良臣与许茂及众将军商议此事, 都道恐怕这次对方来者不善, 等到秋收过后, 来袭骑兵至少有两万人,甚至更多。

  除此之外,甘南也还有五千北桑骑兵,届时等大战一起,估计对方也会倾巢而出。

  原本真定离甘南只有三十余里,两城若有任何一城防守空虚,则很容易为对方所夺,甘南北桑骑兵不一定会出城。

  不过若是对方大军杀到,则无此忧,毕竟等到那时,大融也将没有多余的兵力能调拨出来去偷袭甘南,所以只能守城。

  且除了真定之外,开阳以及附近几个州县也很有可能是对方攻击的目标,他们这次防守的压力很大。

  对此,有人提出加紧时间修筑城防,并同时告知附近州县,让他们严正以待,若是遭遇袭击则以烽火示警。

  但也有人提出不同意意见,觉得与其被动防守,不如主动出击。

  至于原因嘛,也很简单,因为历来对方秋天南下之时都是己方防守,对方进攻,几乎从未主动出击,若是此番改变策略,趁其不备,再入草原作战,则必定大挫其锐气。

  这个办法确实不错,只是如今渔阳已被北桑右将军接管,想必不会再像上次那样袖手旁观,必定会对大融军队形成牵制。

  如此一则大军后路被断,二则开阳也很有可能失守。

  因此对于谢良臣提出的这个意见,众人都不看好,觉得还是老老实实加固城防的好。

  对此,他早有预料,于是便将郭要已经接受朝廷招安,且融景帝给出承诺,只要对方能斩杀其右将军,并交回渔阳城防,则免其一家老小死罪,封为建威将军的事说了。

  话音一落,众将皆惊。

  “大人此话当真?”史唐率先开口道。

  谢良臣点头,“陛下已经发了密旨与我,至于郭要,我也已与他约定好了动手时间,只要他在城中将北桑一万骑兵尽皆斩杀,这边即刻便发兵攻打甘南,后大军再入草原作战,如此即可解秋围之困。”

  帐中的将军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,都对这突然爆出的消息有些措手不及,一时之间不敢相信此事为真。

  许茂倒是知道谢良臣一直想要招安郭要,之前那场放跑提木托的戏便是两人合演的,而且后续郭要也确实被降了职,似乎被北桑当了弃子。

  但要说此事真的成了,许茂也还是有点怀疑,毕竟他们可使反间计,对方也可能识破,就如郭要虽是被降了军职,但却仍是副将,手中权力不小。

  “若是对方使诈又该怎么办?”许茂提出心中的质疑。

  “使诈也无妨,总归得他先动手,咱们才出兵,若是他使诈,咱们便只管加固城防,多备火油就是。”谢良臣淡声道。

  郭要原本的条件是希望大融与他配合出兵,但是谢良臣给出了他无法拒绝的理由,那就是唯有如此,他才可能真正立下大功,这样短时间内融景帝才不会动他。

  至于之后嘛,融景帝恐怕是活不了多久了,而他手上又握着自己的“把柄”,那两人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,一荣俱荣一损俱损。

  如此多番讨价还价之后,郭要终于答应了条件,不过也要求谢良臣先将自己儿子放回去。

  既是如此,众人便开始积极备战,同时等着那一日的到来。

  九月八日。

  渔阳城内烽火连天,许茂立刻派出人马打探,得到了郭要正与北桑骑兵激战的消息之后,他先是命令大军隐蔽收拢队形,作出不会出城的姿态,等甘南那边一动作,再令真定守军出城断其后路,又派大军趁势攻打,当天即收复甘南。

  第二日,早已磨刀霍霍的大融士兵再次出击,这次他们不仅调拨了骑兵,还有数万步兵同行,在渔阳城北桑骑兵残部溃逃之际进行堵截追杀,全歼其右将军部。

  其后,大军顺势再次深入草原,以商鸣的骑兵为先锋,开阳城内步兵及郭要步兵为后发队,总数约十五万人,浩浩荡荡的朝北桑王庭进发。

  只是因着郭要身份尴尬,所以两军中间的协调问题还需谢良臣从中处理,比如粮草辎重,又比如双方如何配合等等。

  这期间谢良臣也见到那个化姓为郑,实际名为郭整的少年。

  自回渔阳后,郭整便一直想知道他是怎么暴露的,正想会会谢良臣,却没想到见面之后才知是熟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