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不良臣(科举)第121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我亲自去救阿举。”苗凤岭解下腰间佩刀递予身边人,“自我去后,苗家事务便由几位长老暂理,而后你们再去衙门寻知府大人,求他说情。”

  言罢,苗凤岭便命人解了小舟,打算真个独自去一人换一人。

  “大当家!”

  “阿姐......”

  苗凤举趴在地上,看着底下的小舟,只觉痛入心扉,与其让这些人糟践阿姐,还不如他先死了!

  于是就在苗凤岭小舟刚行至一半时,苗凤举立刻死命的挣扎起来,甚至故意口中谩骂不停,激对方杀了他。

  程、周二人怎么会在此刻杀了他?见他挣扎也只命人死命的按住苗凤举,同时拳打脚踢不停。

  苗凤岭见他们几欲将弟弟打死,再顾不得其他,从腰间解下一段细绳,又自发间取出藏着的弯钩,而后一甩绳子钩住船沿,就想朝上爬去。

  见她动手,两人畏惧苗凤岭的武艺,也顾不得捉活的了,立刻命人朝下放箭,准备将她射死。

  躲在船舱的弓箭手出来,抬手就拉弓,对面苗家眼见不好,也将埋伏的人手叫出来,亦张弓对射。

  就在此时,突然一发炮弹如流星一般自空中划过,迅疾又猛烈的砸中了甲板船身,几乎将木船整个穿透,船舱底部亦开始漏水。

  苗凤岭用力拔出身前的羽箭,而后又继续往上爬,终是爬上了甲板。

  剧烈的震荡让船上人东倒西歪,眼看船要沉,苗凤岭便打算带着弟弟下船去,只是还未等他们站定,接连又是两声炮响,大船本就已遭重创,此刻再被击中,瞬间便碎裂成片片木板。

  谢良臣站在船头,旁边的林苍用色目人的远望镜瞧了会,见苗家姐弟坠入海中,便问他道:“丞相,是否要救苗家姐弟。”

  “若是人没死,便救起来吧。”谢良臣淡声道。

  “是!”林苍领命而去,同时令手下人加大船上火力,务必将敌寇头目拿下,生死不论。

  冷兵器与□□对战,结果没有任何悬念,执意以后也要当海盗为祸一方的程、周二人船队很快便败下阵来,愿意投降的已经放下兵器束手就擒,顽抗到底的便随船沉入海底。

  三日后。

  苗凤岭终于苏醒,她记忆仍混沌,只记得自己似乎跟二弟一起坠入了海中,此刻回忆起坠海前的一幕,立刻惊叫坐起,却牵动身上箭伤:“呃,阿举!”

  “大当家不必担心,二当家已是无碍了。”一个丫头过来扶她坐起,顺便把床帐的帷幔也挂了上去。

  苗凤岭见所处之地乃是自己的卧房,又问:“是谁救了我?”

  丫头将桌边的药端过来:“是丞相大人救了大当家,大当家请喝药。”

  “谢丞相?”苗凤岭还觉得不太敢相信。

  “对,那日丞相大人诛杀了程、周两位当家,随后便着人将大当家和二当家送回来了。”小丫头老实回道。

  苗凤岭听到这个消息,心中一时复杂难言,忽而欣喜,忽而难过,忽而心动,忽而失落,等到最后她竟自己也不知是何感受。

  “阿举呢?阿举怎么样?”苗凤岭又问丫头。

  “二当家昏睡两日,今日刚能下床,听说去见谢丞相了。”

  “什么?!”

  苗凤岭闻言大惊,立刻就要掀被下床,奈何身上箭伤沉重,刚起身便又无力的坐回床上,同时肩头伤口崩裂,有血渗出。

  小丫头见状吓坏了,赶紧上前阻止:“大当家,你的伤还没好,不如卧床休息,奴婢这就去请大夫来!”

  “不必了。”苗凤岭缓了缓,最终还是强撑着起了身,又让丫头替自己更衣,而后乘了车马便赶往驿馆。

  谢良臣看了眼立在堂中一脸傲娇不忿的男子,垂下眼:“二当家既是来找本相,为何又不置一词。”

  苗凤举右手少了一指,手上此刻还缠着纱布,脸色亦苍白得很,可眼神却十分的倔强。

  他闻谢良臣此言,当即就瞪了眼,冷道:“你既是救了我阿姐,看了......自是该娶她,为何不见你来提亲?”

  谢良臣握着笔的手一顿,一滴黑墨便点滴在了纸上,“二当家何出此荒谬之语。”

  “荒谬?!”苗凤举瞧了一眼屋内随侍的众人,想开口却又忍住了,最后只道,“此事事关家姐名节,还请丞相屏退左右。”

  谢良臣彻底将笔放下,抿唇看着面前理直气壮的人,怀疑自己是不是最近脾气真的太好了,否则这巨婴怎么会如此大胆。

  “二当家恐怕忘了,本官还未治你的罪,你不思悔改,倒是质问起我来了。”

  “哼,你真当我不知吗?”苗凤举冷哼一声,“我苗家从众甚多,你不杀我不过是为着收拢人心罢了,更兼我阿姐答应来擒程、周二人,否则你怎么真的放过我?”

  “原来你所自恃便是这个。”谢良臣点点头,随后收了脸上笑容,“你以为我非你姐弟二人才能令人顺服,我却是不信了,来人!”

  “丞相。”两个护卫随声进来。

  “将此人拖下去先打五十大板,而后便将他关入大牢之中,听候发落。”

  “你!”

  苗凤举没想到谢良臣竟一言不合直接动手,更没想到他竟不念一点情份,毕竟在他看来,谢良臣肯派兵出海救他们,应该也非对他阿姐全无情意。

  护卫得令即可便将人堵了嘴拖下去杖责,谢良臣也重新坐回桌前回信。

  给他来信的是他三弟谢良材,他此时来报的消息是有关融安帝的,道两宫太后以安帝年满十五,合宜大婚为由,打算给他遴选皇后妃嫔,问谢良臣该怎么办。

  十五岁成亲,倒是真着急,谢良臣冷哼一声,随后提笔回复,道不必阻拦,要选何家女子也随他们,等他回京后再行处置。

  正在此时,外头门房又来报,说苗大当家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