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1节(2 / 2)


  “刚刚还同阿惠说到了音音的亲事,阿惠原本想着将清和同音音凑做一对,我却觉得性子不太相合,便作罢了。”

  太后这样一番话,立刻将殷予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。

  接下来便听殷承晖笑道:“昨夜还听音音讲,想要个‘成熟稳重长得好,位高权重不纳小’的驸马,徐清和确实是合个七七八八,就是还未有官身。”

  “官身倒是不怕,他那样才华,五年八年说不定就越过他父亲去了。”林太后端起茶盏,漫不经心地抿了一口。

  魏元音顿时叫苦不迭,怎么又扯到这里来了,她连忙道:“不是刚刚还说要给我从今年科举的青年才俊里选,我思量着,万一有比徐家表哥更加才华横溢的呢。”

  徐茵茵登时笑道:“你就是鬼心思多,还想有人压过我表哥去。”

  殷承晖听了这个主意,面上立刻带了兴奋:“这倒也是,我家音音必是要最好的,皇叔,您处理政务想必更加明了,如今这些学子里可有比徐清和更有才学的?”

  被点到名的殷予端起茶杯稍抿一口,眉头舒展:“才学过人的,倒是有一个,姓薛名子期。”

  “薛子期?!”徐茵茵惊讶道,“我听兄长提起过,是嘉宁五年扬州的解元,的确是才学斐然。”

  说着,她还用胳膊肘捅了捅魏元音,坏笑道:“是救了你的那个吧,兄长说,若不是家中出事误了科考,他嘉宁六年就该是状元了。拖到今年就成了兄长的劲敌。”

  提到这个名字,魏元音第一个想起的,还是那天殷予同她说,薛子期的爹是自己父亲的旧部。不禁微微皱起眉。

  殷予满意地看到少女变了的脸色,知道自己的心理暗示起了作用,遂道:“科考考的是政论和诗书,选驸马却要兼并人品德行,应仔细考察斟酌。”

  “皇叔说得对!”殷承晖思忖着,忽然拍了下桌子,“正月十五不就是个好日子,各家公子贵女都出行,到时我带着音音仔细观察番。令她自己好好挑几个顺眼的,再让皇叔的暗卫去查了家底。”

  殷予掀了眼帘,眸色微沉。

  真是要呕一口老血给侄子看,罢了朝政上的工,他才能消停着不拖自己后腿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

  需要小天使关爱的殷予:嘤嘤嘤,媳妇妇关注别人不爱我,侄子还拖后腿,全家都要给媳妇相亲!!宝宝好难过啊!

  朕不想当皇帝:皇叔别难过【拍肩】,你早说啊!我这么热心的给闺女找对象,你都不说你想应聘!

  第二十六章

  八月十五云遮月,正月十五雪打灯。

  就在正月十五这天, 盛安银装素裹, 花灯挂了满街,处处都显示出非同一般的热闹, 到了傍晚, 各家府邸纷纷开门, 少爷小姐们相继走上街。

  魏元音如今在盛安城里算得上是名人, 尤其在这种人海徜徉的场合,稍微有点身份的人都能将她认出来。于是甫一出宫就带上了面纱, 还谢绝了父皇的陪同。

  到了永安街的街口, 她从马车上跳下来, 眼前顿时一亮。

  贯穿了盛安东西市的永安街被清扫干净, 缀上各种装饰品,漂亮的好似小姑娘身上的彩带,系在了盛安城的腰上。

  只是屋檐上的雪还未扫掉, 看起来却不素清冷淡, 反而添染了趣味。

  身着翠绿衣裳的少女更为这份景致添了勃勃生机。她的一举一动都落在了早已等待在街口的青年眼中, 青年面上覆着青铜鬼面,看起来格外吓人,让人不肯接近, 甚至多看一眼就匆匆走过。

  显然,他不想被任何人认出。

  见到少女出现, 他脚下微微动了一步,又堪堪忍住, 看着少女眸中闪着亮光从他面前路过。

  躲在边上的路遥摸着额头发愁,王爷这又是何苦,早便说随便带个面具意思意思便好,公主殿下必然能认出,可偏偏戴成如此可怖的模样,谁还敢看。

  等再回神,便看到自家王爷已经追随公主殿下的脚步而去了,亦步亦趋,小心翼翼的背影怎么看怎么憋屈。

  魏元音全然没察觉身后有人在跟着她,只是对些新花样的花灯格外感兴趣,能买的便买,不能买的便拉着月白给她猜灯谜,拿了花灯却不留着,欣赏一小会儿便四处送人。

  殷予装作路人从魏元音手里接过一盏鲤鱼灯笼,又哑着声音道过谢。少女笑眯眯的说着不客气,又拎着灯笼去给别人塞,把灯笼送干净了便又去买。

  他紧紧握着灯笼柄,看着少女活泼的背影,喉头发紧。

  “王爷,要不属下帮您拿着,您这样不太方便。”路遥看着大概有两尺长的鲤鱼灯笼,犹犹豫豫开了口。

  殷予低下头,鲤鱼灯笼做的精致可爱,喜庆的就像《年年有余图》里抱着的那个。他忽然死死捏住,生怕别人给他抢了一样,然后摇了摇头又大步去追魏元音。

  “殿下,您这样是图什么。”月白被拽着答了数十道的灯谜,再看魏元音,依然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。

  魏元音隔着面纱点了点鼻子:“好玩啊,主要是这些花灯还不是很合我的意。”

  忽然,她看到前面围了一大群的人,扭头对着露白道:“你去前头打听打听,是不是有什么热闹事。”

  她惯来爱凑热闹,可是回了盛安后接二连三的事情已经让她有些警惕,只好先遣人去看。

  露白不过片刻就回来了:“是肃王府的人,听说是郡主的主意,在象湖边上圈了一块地,拿彩色琉璃做了迷宫,两层琉璃做一堵墙,墙中间点了蜡烛,金碧辉煌的,可好看了。说是里面有十三灯谜,将灯谜都解出来,还成功走出迷宫的人便能拿到肃王府今年准备的花灯。”

  魏元音这才来了兴趣:“阿瑶挑制的花灯,定是很好的,走,我们也去参加。”

  等真走到了琉璃迷宫前头,她才知道事情不是那么简单,竟是有规则的,一共才选十三组人参加,参加者必须还要一男一女做一组。魏元音这次带出来的全是姑娘,不由后悔,早知道就不那样早把父皇支开了。

  眼瞧就差一组人就满了,魏元音左顾右盼,忽然眼前一亮。

  人堆后面站着一个带着青铜面具的青年,手里还提着鲤鱼灯笼,因为那面具太过骇人,魏元音对他还是很有印象的,不由笑眯眯得走上去。

  “这位公子,既然拿了小女子的灯笼,不若帮我个忙啊。”

  殷予沉默地注视了魏元音片刻,不知道她是否将自己认出来,而后才微微点头,道了一个‘好’字。

  两人结伴报了名,站在最后。看着前头高大的身影,魏元音下意识摸了摸面上的白色纱巾,确定密不透风,不会让人看出端倪来,轻轻舒出一口气。

  没认出来也好,免得又是一番教训。

  十三组人被带到了十三个入口分别进入,但最后出口只有一个,还要集齐十三道灯谜,便是有最捷径的路线走出去也不算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