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大理寺考公宝典第70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阿敏……”

  “薛哥哥,你本一身清华,我不愿也不能让你为了我母亲堕入此道……”杨枝垂目,低低道。然而下一息,却是一句“得罪了。”

  但闻一阵疾风而过,偏厅梁上电闪般俯冲下一个人,那人右手成刀,蓄力朝薛穹后颈狠狠一击,薛穹未及反应,只觉颈中一阵剧痛,眼前一黑,晕了过去。

  “快,换衣服!”杨枝一手撑住薛穹身子,不让他落地之声引来屋外侍卫,另一边以口型呼唤梁上之人。

  那人一身黑色劲装,面目却与薛穹有七八分相似,只是五官有些生硬,不动时还好,一做起表情,立刻有种人偶娃娃之感。

  杨枝话落,那人已三下五除二脱了身上劲装,换上薛穹的素袍。他身形比薛穹略壮些,但薛穹衣裳宽大,穿在身上倒看不出多少异状。

  在他更衣的当口,屋内又走出两人,一人正是桑淮子,而另一人,却与杨枝有七八分相似。只是和那假薛穹一样,她的面目亦有些僵硬。

  “二姐,我的手艺怎么样?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做出这么漂亮的两张面具,有长进吧!”

  两日前带桑淮子回官驿,便是让她做两张这样的面具。薛穹的容貌是柳轶尘亲自画的,及至当时,杨枝才知道,他为何于画技上格外自负。

  画至一半,桑淮子便轻叫出声:“呀,这么好看的一张脸,可难做的很!”

  柳轶尘淡扫杨枝一眼,神色沉静:“桑姑娘勉力而为便是。”

  走出院门,转至一株玉兰树下,却倏而定住脚。

  他忽然住脚,身后的黄鹤差点一个没反应过来撞上去,好容易稳住身形,却听见他问:“本官相貌比之薛穹,差吗?”

  月色的清辉托起一片惘惘虚光,黄鹤眨了眨眼:“哈?”

  作者有话说:

  [1]虽然不重要但我还是想说下,前面写了,周尧是锁匠的儿子。

  [2]不做安安饿殍,效尤奋臂螳螂——这句话出自明末内阁大臣杨嗣昌的《西江月》,这句话的简单意思就是:灾民为什么要起来不自量力反抗朝廷,老老实实饿死不好吗?

  [3]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——《道德经》。

  第六十五章

  桑淮子话落, 杨枝笑着拍了拍她,转向另一个自己:“铁夫人,今日巳时三刻, 江大人在六合庄约见费烈, 问明情由, 携圣旨将其就地斩杀。营中单司马率老将策应,围困铁将军, 午时三刻鸣镝为号, 届时劳烦你相助。”

  罗氏沉沉看了她一眼,虽顶着杨枝的面貌, 那目光却犀利数倍。须臾, 一点头:“我知道。”

  杨枝走到桌边, 一一扫过众人,忽然一拂袖,桌上的茶盏应声而落。

  “大人!”

  “无事。”周尧以手做拳,轻咳了两声。门外侍卫虽从这声音中觉出些许异样, 然不及细想, 就听一声细微的轻吒自屋内传来:“二姐,你受伤了。”

  “杨枝”臂上赫然一道血痕,蜿蜒向下。

  下一息, 大门霍然而开, “薛穹”沉着一张脸,扶着“杨枝”急急走了出来, 桑淮子紧随身后, 面色焦急。

  一道嫣红血迹自屋内蔓延出来, 似一条细蛇, 紧追着三人步伐。侍卫目光不觉落在那血上, 眼看着杨薛二人从跟前匆匆经过。“薛穹”一手托着“杨枝”受伤的小臂,头微垂着看她。同时另一臂将她揽住,令她面目隐在自己宽阔身躯投下的阴影中。

  **

  六合庄是桑湖边的一座饭庄,几重小院,落英满目,布置十分精巧。而且地处隐蔽,院中三折四绕,庄后临水,若遇什么急事,跃上小舟,便可溜得悄无声息。

  地方是江令筹挑的。他不常来江南,这地方还是申冬青提的议。他是地道的江州人,前两天议事时他亦在场。

  约的是巳时三刻,江令筹巳正便到了。由堂倌引着,往约好的水榭而来。六合庄占地十来亩,是在一处乡绅旧宅的基础之上扩建起来的,外面看着不甚起眼,里面却是别有洞天。引桑湖水入内,庄中亦是曲水环绕,亭榭幽雅。

  水榭与外边的院子以一条长廊相接,江令筹刚步上长廊,便见到那尽头已负手立了一个人,身姿轩举,一身墨绿劲装,更衬的格外英挺,一看便知是个武人。

  “费副使已到了,让副使大人久候!”江令筹踱步过去,远远便高声招呼。而在出声之前,他已环顾了一圈四野,这水榭三面临水,院中除了这条长廊外,另有两条抄手回廊,呈人字形,他方才便是从其中的一条回廊过来的,不用说便是出去的路。

  水榭四周除了侍立在长廊上的几名仆婢,并无旁人,而就算这几个仆婢为人假扮,人手也太少了些。

  费烈这无异于单刀赴会。

  听见人声,费烈徐徐转身。他已过而立之年,面上却不见多少风霜,一双眼眸格外明亮,眼下有个近月牙状的细小刀疤,为他无端添了几分摄人之魄。

  “江大人。”费烈躬身行了一礼。江令筹虽比他官阶要低,但铁东来说到底不过是江家家臣,他在铁东来麾下,见了江家公子,自然更不敢居上官之礼。

  招呼间江令筹已步入亭中,与他正面相立,瞥见他腰间物什,微微怔了一怔。

  皂色腰带上悬了个嫩绿香囊,上面拿银线绣着一株山茶花,手艺寻常,可那香囊口处却缀着一段穗子,穗子上穿着一枚翠石,十分难得。饶是江令筹在富贵丛中长大,也只见过一回,据闻是从幽州更北的罗刹商人处购得的。

  费烈见他目光落在自己腰间香囊处,也低头看了一眼。

  江令筹立刻觉察到:“副使大人这香囊倒甚是别致,上面绣的这是什么花,京中却不多见。”

  “哦,是梁州的山茶花。北地与西南风物各异,京中亦有许多梁州人闻所未闻之物。”费烈道,眸底微微沉了一沉,须臾却衔笑道:“若是别物,某一定赠给江大人留个纪念。只是这香囊乃亡妻所绣,江大人恕某不能割爱。”

  亡妻?

  费烈孑然一身来江州,何曾听说有过亡妻?

  江令筹又在那香囊上扫了一眼,忽觉得那花格外熟悉,一下子想起什么,怔了一瞬。笑道:“副使大人说笑了,某岂敢夺人所爱?”

  又问:“费大人是五年前来的江州?”

  “庆历七年冬起身,到江州时已近年关。”费烈道:“在南安递了文书,便一路去淮陵了,到得时候正好过了元宵,是在路上过的年。”想起旧事,眸色不自觉一暗,唇边一点客气的笑也几乎支撑不住。

  那一年年关,风雪正盛。他带着几个亲兵,在南安遭了一番冷遇,携着一肚子恶气,往江北而去。除夕那晚,恰逢大雪阻路,他们便在途中一个小酒馆过的夜。七八个人围着一个羊肉炉子说着荤话,一名身披鲜红斗篷的少女忽然踹门而入。